负面极化的人,怎么逃避因果报应的?

怎么说

一直口头禅重复负面实体
不如亲眼目睹甚至经历什么是残忍
我一直承认恐惧和防御是因为我清楚知道 自己没到那程度

说实话 ra quo一直说的负面实体都是心灵抽象意义上的

现实中很多战争混乱与各种创伤
。。。

当然佛当然就被灭国了

不是这样。首先,请区别“业力”与“果报”这两个概念。业力,是催化剂的因,内在种子。果报,是催化剂的果,催化剂的显化。

一般负面实体选择健康是指投生的初始编程,也就是起手牌,当然,他们也会为了维护“持续健康”而越来越努力负面极化。他们不努力负面极化也会变得不健康的。比如一个基本的例子,一个只知道吃,偷懒不锻炼的富豪,会变得不健康。ta必须维持某种“努力”才能继续健康,扩大力量。

也并非平安,比如拉斯普丁,已经达到毕业的程度,外在显化是死于非命。

1 个赞

如果灵魂不是不灭的,就不能宽恕了嘛?我看也不见得,很多人认为人死了一切也就无了,但是他们仍然选择宽恕他人。这样的宽恕是真宽恕,宽恕不需要啥理性的理由,只是凭自己自由意志与爱来决定,仅此而已。


这有啥好纠结的?想保卫自己的亲人,那就去保卫;想捍卫自己的家乡,那就去捍卫。这同样不需要什么理由,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本该自由意志去做的决定找理由呢?你不是什么客观理由、理论教条理由的奴隶,你是你自己的主人。

不需要为了头脑合法化什么东西而纠结,也无须为了空洞的正面之律令而机械行事,为了所谓"证悟"而去"证悟"很大程度上只能徒劳无功,因为没有自由意志之做功。换句话说,因为某种头脑观念的理由的机械规定去"证悟"去死一万次,恐怕也不如一次遵从本心的自由意志之选择来得实在。


你亲眼目睹经历过什么残忍的事项吗?你知道别人有没有目睹或经历过吗?你难道不也是在一直在口头与脑海中重复"残忍"、"恐怖"的东西吗 :face_exhaling:?其它人对此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立场,这些看法没有改变,因此对于你的重复之话题,也只能给出重复的答案。那么,你内心里没有解开的心结,到底是什么呢 :face_with_monocle:?不用对我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你自己对自己回答,或许会是更好的。

1 个赞

可能你需要静心思考,为什么你对?负面业力及宽恕那么在意?

有可能是之前一些人对于抵抗或防御的观点,让你觉得宽恕很没意思,进而不能接受负面甩屁股走人?(譬如耶稣赴死的例子)

还是说有人并不知悉你的具体痛苦,给予了解与你一些不正确评价,认为你不够宽容等,让你心里不舒服?

某方面来说,你说的越多,在其他人眼里,基于你说的建立对你的印象,就会认为你好像是一个很极端的人,但现实中可能完全不是。

此时我感觉到我们意识受限下,了解与认识越难,沟通与了解也是真的很难。似乎人们普遍采取一种不太涉入而保持平和的方式,似乎是安全的,也可能是肤浅与漠然的。

补充耶稣赴死:是对自己的生命选择不抵抗,因为选择死亡有可能有更大的意义。而不是对其他人的生命,行自己之宽恕负面的伪善。现实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领域,呈现出一种白左式伪善,也是基于并未深入感受他人的痛苦,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求别人要如何爱与宽恕等,纳闷与不理解为何他们不能放下等,有的则会带着一种显摆。譬如我不止一次被一些人劝我,啊,你要孝顺父母,去爱父母之类的。就感觉这些人学灵性一的法则,完全忘了ra的一句话,你的平衡对于另外一些人是不适合的,但是我们偏偏又不自觉地在自己的意识矩阵或主观茧房里,以自己的标准与情况去评判他人?

5 个赞

好久不见啊,老乡。

嗯,这点我和你的看法一致,宽恕与否始终只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其它人无法代劳,因此说教其实是空洞无力的。就从耶稣这个例子,引出牺牲的情况而言,对于所有牺牲,如果牺牲不是那个人要牺牲的自己的选择,而是有人要求"你去牺牲",那么这不是牺牲,而是屠杀。其余一切有关自由意志之选择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不知道是不是我和你的一些交流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pleading_face:?如果是的话,那么我只能向你道歉,我的本意不是如此。我只是发表一些我对爱与宽恕的看法,爱或不爱,宽恕或者不宽恕,其实都是可以选择的,这构不成什么偏见的评判。可能在一些言辞上或许展现出了强迫性吧,这也和我自己还没有完全改善的地方有关。

你其实在我看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其实还想和你交流更多。

补充:上面那段话开头第一句,由于是书面语,看上去像是建议,可能会让人不舒服,联想今天看到的,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建议,甚至怨恨的三个原因,一是一个人本身痛苦,有的建议则是另一重否定,二则是建议者或许更喜欢提建议,而不在意人的痛苦,说明并不关心,第三则是人们有保持自我同一性的需要,接受建议可能会被认知为失去自我。

因此我上面不是对谁的建议,而是基于一种沟通现象,因为我发现沟通中,话赶话,由于打字赶不上思维,耐心不足等,我们会在心里认同他人,然后扩展或进一步深入提出其他角度,但是在他人看来,就是这个人好杠,沟通好累,切换这么快,究竟要说啥?

所以先耐心地内在工作,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惑,大体清楚困惑点后,再去与人讨论之余,不仅能更好传达自己的观点,也能更好地接纳他人的观点来补充完善?

和无人你无关,我要是感到不舒服,我可能就不搭理或直接表达。你已经是一个很宽和的人啦,也是一个在冲突中有耐心去化解的人,基本上和你沟通会比较愉快,我和你目前的分歧,可能是关于边界感的不同,两人差异比较大。

你也提醒了我,有时候我们心里有所指代一些人与事,具体表达出来则会模糊,然后其他相对较敏感的人会不自觉想多,觉得是不是说自己,然后心里可能会受伤或疏远,或者说因为表达越多,差异随之越清晰,仿佛距离也越来越远了。似乎破坏了某种表面的和谐,但新的和谐却不一定能建立起来,要靠双方而非个人。(我在那段话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在现实以及一些群里动辄喜欢说要爱的空谈自我中心者)

2 个赞

距离感的话,我也有感受过很多。不过最近我也发觉,很多时候,不管对方如何看起来"张牙舞爪",其实那也不是对方的全部,很可能只是在特定时间、特定话题和特定状态下表现得如此。我想到这一点,所以我也开始想着我也许可以去试着开始接纳不少人?


至于边界感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专门开个话题贴讨论?我认为这个议题是值得的。它可能有关于身份认同,或者心理上的"人格界限"。

我的理解显化就是意识层面的信念变成现实的意思

你说的想要钱或爱,表现的是内在的匮乏并不叫显化

不想得病却还是生病并不是内在的选择,而是生前预设的催化剂或者业力。人只会内在恐惧生病很少会选择生病,当然也有例外。如果你说生前的选择就是内在的选择,我认为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最后一段实在没看懂:joy:

1 个赞

显化=吸引力法则=信念法则=每个人活在自己创造的实相中,即个体内外境具有同一性关系,脉轮系统和信念系统是考量内外同一性的两个参考坐标系。

业力,只有极少是外在的因素,不管是高我设置还是投生前计划亦或是信念法则,难道不都是自己?

业力一词,似乎掺杂着“无可奈何”、“惩罚”的扭曲,但实则是个体选择并大多有益。

“想而不做”:比如我想上厕所,但懒得下床 。因为上厕所的紧迫感小于待床上的舒适感,显化的是待床上的信念。

“不做”一定有“不做”的信念,信念系统的核心在于找到最深层的信念,不是显意识头脑乱飞的蚊蝇。

在我看来,一切都是造物主的意志及其所延伸的变貌。 :joy:

尤其当谈论参杂着广泛扭曲的业力一词,我更想强调个体本身在其中的重要性。

耶稣殉道之际的宽恕所止息的业力,也一样可以在信念系统的坐标系中参考。

这句陈述你放在了一般性的考量当中,我认同这一点。不过,此陈述背后的精神则无法构成对业力法则之特殊性的声明。这就和"因为自由意志法则,所以我们存在"的陈述一样,可能并不是错误,但是很容易"词不达意",或者说,“难以落地”,因为没有揭示一条清晰的脉络而有些混淆。

于是,需要对与业力相联系的宽恕作出说明,才能使之更加清楚一些。因此我上述发言,或许可以视作对你陈述的补充。


至于这一点,或许需要声明选择的意义,才能彰显个体在其中的重要性。这一点同样我也上面作出了辅助说明的尝试。

1 个赞

业力可以说没有外在因素全都是选择带来的结果而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不觉得业力是益处,否则就不会说人类陷在业力漩涡无法自拔,无法毕业反复轮回受苦。如果这是什么好事也不需要这么的多流浪者投胎来帮助人类脱离业力

不做并不一定有不做的信念,人的行动与不动并不都包含着信念。正因为缺乏信念随波逐流放任自我才会一直无法选择

1 个赞

信念法则是认识内外境同一性最直接的门户,每个人活在自己创造的实相中,以此为基点,业力法则为一种内外形式的阐述,非外部。

我觉得信念系统本身已经足够清晰了,以极化路径阐释业力当然也没有问题。

回到止息业力的宽恕,耶稣说:“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重点是“他们”包含了曾经一直无法被自己原谅的自己,宽恕,核心在于自己,而非外在的原谅。那一刻,从无法原谅自己的橙色堵塞到绿色疏通,你会发现,其实已经无需再从信念系统的角度重新解读,因为哪怕是描述脉轮状态的“堵塞”“膨胀”“平衡”几词都是信念系统的一部分,完全的同一性。

地球上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创造的实相中,没有两个是相同的,语言是认识一个人脉轮和信念系统状态最简单直接的门户。

考量业力或任何识相,都提倡回归内在,信念系统比脉轮系统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也为“意识内工作”,会更容易理解“止息业力的宽恕”或“立地成佛”等形容的内核,是认识内外同一性的一条宝藏桥梁。

好坏只看在哪个框架里衡量。

你可以举一个不包含信念的行动与不动的例子吗?

每天刷抖音都是因为信念吗?
机械式的工作是因为信念吗?
逼不得已为了生存不是信念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算是信念?

很多人之所以还没有觉醒就是因为缺乏信念
如果每个人做什么事会不做什么的时候都有信念
那所有人大概都能在今生毕业了

我们对信念的认知有些差异。

我表达的信念不是信仰,信念=认知=头脑中飞过的每个念头,共同组合一个信念系统。

刷抖音是为放松,机械式的工作是为生存。

信念系统与脉轮系统在所有个体无时无刻的当下实相中运作,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

表达只为阐述这个机制,提供一个通过信念系统观看实相的角度。

1 个赞

信念不是信仰但也不是认知

认识是知识,头脑中飞过的是想法,这些都不是信念

什么是信念呢,你相信一法代表真理这才是信念

搜了下这个解释就是我说的信念:

信念(Faith / Persuasion)

什么是信念

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信念强调的不是认识的正确性,而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它超出单纯的知识范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成为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

信念的作用

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和评判事物的标准

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内心信念。

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稳定性:信念形成后难以改变,即使以后在认知层面上对信念产生疑惑,情感上强烈的认同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支持既定的信念。

信念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阶级利益需要和个人具体经历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关于你所说的信念系统的事情,我们可以移步到你新开的帖子去讨论。

通俗理解上,信念是个体极化程度较深的念头,头脑中乱飞的念头电性较低,但在我看来,也是深层信念的衍生物,所以凭个人理解上的习惯,都归为信念系统。

这些并不重要,因为信念系统的核心在于探索最深层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