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得是,去更多地认识到太一无限造物主,一切为一,所有人都是造物主,所有人的原初振动都是纯粹的
可能这涉及到一些不容易觉察的无意识感知或倾向。人类层面有遮蔽,过于误解其他人的想法,而强调自我的想法,是很普遍的,也是很微妙的。有意识进行一些觉察练习,练习不评判,不坚持自己一定是正确的,也不认为其他人是错误的,会比较好,很多时候变得真正熟悉后,对一个人的原本的看法也会改变的。经常能够返回本体意识,返回共同的自我之心,可能会很有帮助。
我记得Q`uo文集里,至少有三篇与您所提相近的题目:灵性的骄傲、恐惧与骄傲、谦逊,也许可以参考看一下。
骄傲自大的人格外壳通常是伴随着自卑、脆弱所建造的虚假的自我保护。
一个人越是接纳不了自己的阴暗面,越是接纳不了自己脆弱的一面,就越容易自我封神,而由于信念的特质,ta也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之所以说虚假,是因为有点类似愤怒,表现得看似强大是用来掩饰内在的恐惧。
由于脉轮自下而上呈水管式,膨胀的橙色(自大)往往是由于黄色的堵塞,一个自大的人往往会逃避黄色方面的课题,关于原生家庭、亲密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括学业、工作、社会制度等,黄色课题其实是地球的主旋律,并伴随大量的催化剂,个体终会在一定的经验之后,直面黄色并疏通。
疏通的过程中,个体会非常容易察觉到自身在这方面的脆弱,并看到其它人在这方面的长处,而由于自大与逃避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所以个体在学习接纳自身脆弱并直面这方面课题的时候,往往也会放下自大的皇冠,这方面讲,承认平凡就是最大的不平凡,因为接纳自己的阴影,因为看到了众生的光。
这里有个好玩的点,一个人越是强调什么,就越是缺少什么,这无关乎事实与否,只关乎倾向。
总结起来似乎有两点:1,看见自己的脆弱并学习理解与接纳、2,直面自己逃避的课题
当我看见其它个体有自大倾向时,如果让我感到不舒服,可能是提醒自己平衡橙色方面的较劲,同时不要急着拆掉那个外壳,用心去感受与觉察到那个个体内在脆弱的部分,而当我看到了那个部分,更多的只会是心疼并希望对方裹得再紧实一点。
(抱歉有点啰嗦 )
爱能融化一切
而由于自大与逃避是同一事物的两面
是因为有点类似愤怒,表现得看似强大是用来掩饰内在的恐惧
是的,联邦说过爱的对立面是恐惧,恐惧是负面道路存在(being)的基础,愤怒也是恐惧的一种变貌,自大也是恐惧的一种变貌。我觉得逃避就是把恐惧付诸行动(doing)。但是联邦还说过爱是一切的基础,所以我觉得恐惧也是爱的一种变貌,一种曲解了“爱自己”的变貌。
找到了原文,附QUO通讯第3809章集[1997-2-9][p8596]
恐惧是爱的对立面。随着爱的辐射,恐惧就会收缩。
有几个问题:
1,对立面是二元的事物,爱如果有对立面,那就意味着爱是什么,也不是什么,这与爱是一切的基础矛盾。巴夏说的五个真理中的第一个是“你存在”,无论是谁,无论是以虚妄或真实的感受体验,都无法否定存在本身,因为存在不在二元之内,逻辑上,也不存在“不存在”。
但恐惧确实是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是分离,而爱是合一,两者也确实有相反的性质,有点困惑,可能爱太大了,要看在哪个层面讨论吧。
2,“恐惧是负面道路存在的基础”这句话感觉不太公平 毕竟两条道路只是正负极性的区别,他们恐惧什么呢?恐惧失去权力?这个词感觉多少有点偏颇,不如“分离”更客观些。
看来我的记忆没有出错,哈哈,我模模糊糊地记得他们说过这句话。
巴夏说的五个真理中的第一个是“你存在”,无论是谁,无论是以虚妄或真实的感受体验,都无法否定存在本身,因为存在不在二元之内,逻辑上,也不存在“不存在”。
是的,据我了解,负面实体,否定一切,否定他人,自我否定,认为他们“不存在”(但是这句话貌似是个肯定句)
“恐惧是负面道路存在的基础”这句话感觉不太公平
嗯嗯嗯,这句话确实不准确,但是我记得Ra说过负面实体以恐惧为滋养来源,Q’uo也说过负面实体觉得业力越多越好,并且磨砺“盛怒之剑”。
但是我觉得不管正面还是负面,有一点肯定是通用的,那就是进化的方向都能给他们快感,这个感觉是个源动力。
6 个帖子被合并到现有话题中:拆分实验1——负面极化实体与恐惧、控制的关系讨论
你好!
我想说一说我个人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你有所额外的参考,或者说,“扩展觉察”。若对你没有帮助,则可以跳过去;若这篇回复会在某些方面违背社区准则,请管理员予以审视,感谢你们的宽容与谨慎。
1. 自我与非我(自我与其它自我)
在讨论自大或自卑之前,首先可以注意到,离开了其它自我,不足以构成自大或者自卑。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当宇宙中仅仅只有你自己,而除此之外,空无一物的时候,自大或者自卑,还会有意义吗?你的伟大,要向谁展示呢?你的卑微,又从何而来呢?这一假设是虚伪的,但是透过这层虚伪,可以揭示一个内里的真实——那就是自大或自卑,皆建立于自我与其它自我的相对关系中。
也就是说,自大或者自卑,其实只是反映了一种主观意识对自我与其它自我相对关系(以下简称非我)的价值判断,因此,要理解这一对事物,可以首先了解自我与非我的关系。
自我与非我关系的展开讨论
作出以下命题:
命题:对于任意一个存在,与自身没有差别者,即为自我,除此以外,都是非我。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并不足以建立自身。因为自我之存在除了“我就是我”之外,别无它是。请宽容我说,这样的存在没有意义,因为这样的存在之自我,处于永恒的孤立中——它漠然地排斥其它一切,从而对其它一切存在,没有意义,因此,与其说“我就是我”,倒不如说“我什么都不是”,因为没有与非我的关系。那么,自我建立自身之存在,不是因为自我,而是因为非我之存在。
正如我们在与其它存在介绍自己、乃至于自我内省的时候,我们总是需要借助非我以建立自身。比如说,介绍自己,“我是人类,我来自中国,我是男/女性,我是妈妈生的。”但是,人类、中国、男/女性、妈妈乃至于其它一切概念,都不是自我本身,而是相对于自我的非我。我们的个体自我,仅仅在与非我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出自己存在的意义,脱离其它存在(非我),我们无法建立自身。
看到了这一点,解释自大或自卑,将变得相对容易。
2. 自大或自卑
作为智能生命的人类,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非我打交道,并且对非我产生自己的诸多判断。这些判断被精炼,就成为了自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诸多观念之交集——也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对自我与非我关系的总体看法。这些看法,不可避免地含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对事物之价值判断,这样对于非我之事物的价值评判,就成为了自大或自卑的基础。
自大与自卑发展的简单演绎
这个基础的演绎简单地表达如下:
(1)在价值判断下,一种存在被视为比另一种存在更好,于是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趋向,比如说智慧程度、学识深浅、财富多寡、社会地位高低、工作体面程度等;
(2)在该价值趋向下,任何自我与非我的关系都可以经过这个趋向产生判断,从而继续进展为:自我(以及自我所拥有的东西)是相对而言更好/更不好的,非我(以及非我所拥有的东西)是相对而言更不好/更好的。
(3)在上述判断产生之后,若视自我与非我为割裂的,则:
【于自我是相对而言更好/非我是相对而言更不好】的情况下产生了自大的变貌;
【自我是相对而言更不好的/非我是相对而言更好的】的情况下产生了自卑的变貌。
以上就是自大与自卑的简单演绎。又可以在以上的叙述出归纳两点:
第一,价值判断是建立自大/自卑的基础(但是它还没有完全造成自大/自卑);
第二,自我与非我的割裂,是在基础上实现自大/自卑的最终“赋能”。
并且正是由于这样的割裂性催生了这个自大/自卑的意识形态变貌,因此这个意识形态变貌又反过来回馈这样的割裂性,使得自我与非我(其它自我)进一步分离,那么走向极端的进展,就是服务自我。在这一点上,可以参考以下两段一法资料:
[18.21]发问者: 为什么他们要更大、更强壮的有机体?
Ra: 亚威群体尝试借由创造足以领会一的法则之心/身复合体, (进而)创造对于一的法则之理解.这个实验从原本期望的变貌而言,算是明确的失败. 事实上(接受实验的)它们非但没有消化一的法则,反而产生极大的诱惑将(自己)所谓的社会复合体或小团体视为精英,或不同,比其他自我更好,这是服务自我的手法之一.
[18.25]发问者:你可否确切地告诉我是什么允许猎户集团得以造成最严重的侵入? Ra: 我是Ra.这将是最后一个完整的问题.确切地说,那些强壮聪明等等的实体会有个诱惑使他们觉得与那些较不聪明、较不强壮的实体有所不同.对于太一性与其他自我的关系而言,这是种扭曲的认知.它允许猎户集团形成所谓圣战[如你所称]的概念.这是个被严重扭曲的认知,有许多这类毁灭性的战争.
不过,也同样是由于这样的割裂性,最终服务自我的道路,始终要走向“我就是我”(自大)/“我什么都不是”(自卑)的困境中,从而最终不得不完全敞开接纳其它自我。个人推测,也许这就是最后负面途径回归正面途径的原因。
3. 平衡自大/自卑
在以上语境下,可以开始回复这个帖子的主题。
基于以上叙述,有两种办法可以被建议。
(1)不作价值判断
(2)接纳其它存在,弥合割裂性
讨论展开的详情
(1)不作价值判断
第一种是相对消极的,那就是不作任何价值判断,或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价值判断。当存在不被评价,那么也就高低贵贱也就无从谈起,这将消减自大/自卑产生的基础。但是我想,对于人类而言,这会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吧,因为生而为人,不得不有自身对世界的诸多看法。
(2)接纳其它存在,弥合割裂性
第二种是相对积极的,那就是在既定价值判断之后,仍然对其它存在敞开自己/接纳其它存在,而不是因为既定的价值判断而对其它存在漠然的排斥。举个例子,偏好光明的人,当然不喜欢黑暗,但是这并不妨碍偏好光明的人可以以某种方式欣赏黑暗的造物之美。当承认自己与对方同为造物者时,主观形而上的割裂被扬弃掉,于是自大/自卑的倾向得以终止。
参看一法[32.1]Ra所提及的保护:
……其次, 对于那些走在正面途径的实体们, 保护自己抵挡任何负面或使人衰弱的影响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这个器皿示范出来了. 如果你愿意, 考虑这个特殊事件具有的潜能, 若负面影响进入该器皿会有什么后果. 自我的互动中都在思考造物者,为了它正在经验的一切持续赞美与感谢造物者.这过程于是允许这个特别的实体以如此的能量照耀其他自我,成为一个催化剂, (协助)开启与强化其他自我的极化能力, 朝向更正面的极化状态.是故,我们看待保护是很简单的.在每一刻给予感谢,看见自我与其他自我均为造物者,敞开心胸.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同一切的差异,并且以这样的差异为世间五彩斑斓之美,从而承认所有存在其自身的独特意义,扬弃掉那些形而上的割裂,从而知晓这世界中互有差异的万象,一切为一。在这样的情况下,自身与他人所具有的荣耀/卑微、智慧/愚昧、光明/黑暗、伟大/渺小、圣洁/市侩,都可以被承认,并且可以被爱与爱,从而展望一个美好的未来。
并且,当处于这样的情况时,承认了一个,其实就承认了全部,并且还可以继续承认。在这样的接纳中,自大/自卑不再有意义,从而逐渐消逝。
感谢分享 ,很赞同你说的,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最终关系到合一与分离。
有个小小的建议,社区准则,只是简单的基本的东西,有所知悉后,建议在互相交流,自由聊天的时候,省去这个就好。以免其他管理员误解可能真有违规内容。
感谢你的回复与申明! 你所表达的尺度,我再次了解到了。
强调社区准则,是不希望以我个人的偏见危害到这个社区的主旨精神,因为我觉察到自身的某些偏见性还是蛮大的。不过你已经提出这一点,那么在以后可能的回复中,我就不再提及社区准则。但是若有偏见发生之可能,请及时指出,避免产生某种不符合主旨精神的诱导。
没有关系的,表达真实的自己就好了。论坛是大家共同的,本就是自由表达各自观点,互相交流的地方。无需这么多顾虑。
分离的傲慢很费劲,可能缺爱所以渴望从他人眼光上去获取爱吧?
想要超越自己是好的,想要超越邻居则不是什么好渴望了。
甚至因此生出数不尽的扭曲烦恼,造成自我与其他自我的混淆 与学习潜能。
合一的平凡会轻松自在许多。
跟其他自我平等自然有安全感,无需构建防御工事等劳心劳力的多余玩意。
沟通交流也有平等的欢愉。(自高于他这种关系,反正我感觉是很难受自己的,与内在哲学冲突明显不对劲。)
当开始内外潜显都真实去视 其他自我 同为 自我 后,邦联哲学以这为基础展开,才会开始有真正意义上的能理解。
站这基础上前行,一切都会自然懂得了。不用再看书自己摸索走出的路,都会跟合一哲学书里写的路一样。自行也能走出一致共鸣的路。
邦联哲学回答过 为什么自称谦卑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才是自然的事。
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不了解的更多。
面对宇宙的宏大,无法不是谦卑的,即使已临近七密。
可能他们的参照物是宇宙,自然谦卑。
而我们一般人类习惯的,却是对比邻居而自大,这是眼界的限制。
也是限制自我扩展前进的障碍,耗费精力消磨在自大上而自损不利他。
自大或傲慢这两个词挺有意思
有时候别人觉得一个人说话自大,但其实可能是说的是事实。感觉一个人自大,可能是对方坦诚与真实。
此外适度的自大或膨胀是良性的,因为自我扩展的过程中,就是鼓气向外探索,体验感受后退回向内收缩,开始平衡,让自我这个内核越来越凝实(了解的抽象具体结构原型越多越稳定,如原子核一样,密度越大?)
大概只有涉及他人,出现有意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才算是傲慢吧,无意高看自己,是得意而忘形,是一种未察觉的无知?
而慢这个词,为什么慢呢,因为这一行为实质是让自己成长变慢,让得意慢下来?心之曼,是一种意识的放纵延展而失去聚焦本质,曼的构字都偏向于这种意思。
而谦,易经谦卦,地山谦,有沉稳的山打底,兼具地之厚德(德类似平衡),语言或对方沟通互动的多元兼顾 确实是谦逊,而非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