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经典哲学说法——"刚日读经, 柔日读史"&“经史合参”

分享一个我们中国传统的经典说法"刚日读经, 柔日读史"&“经史合参”。

所谓柔日,是一个人心里有烦恼,事情复杂解决不了,这时阴柔之气在心中,最好多读历史。读历史启发人的气魄,勇气眼光就起来了。刚日是精神特别好、思想特别清明的时候,要读经,读四书五经,读佛经,读基督教的《圣经》都可以

读经需要思想,哲学思想必须要头脑精神够的时候去研究;精神不够的时候,看看《红楼梦》,看看什么彩虹蓝天那些小说也可以。如果你人不舒服,头脑昏昏的还来研究《参同契》,那只会睡着啦!当安眠药来用蛮好!所以刚柔就是代表阴阳,《易经》里的阴阳两个是物理代号,这个观念要懂得。——《我说参同契》

古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话叫“经史合参”。什么叫经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变的大原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这个原则是不会变动的。但不是我们能规定它不准变动,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称为“经”。而“史”是记载这个原则之下的时代的变动、社会的变迁。我们要懂得经,必须要懂得史。拿历史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来配合。这样研究经史,才有意义。 ——《论语别裁》

2 个赞

读史的这个说法,有点像之前太子传说引用的Carla的说法。大概说是当她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会把当前的处境看成人生连续剧的一部分,于是可以释然放下许多。某种意义上可能也有点像"柔日读史"的感觉。

至于"刚日读经",我个人感觉似乎是更容易聚焦。所谓"不变之道",无论以何种面貌呈现,似乎在思想清澈的时候更容易触及。

2 个赞

我倒是联想到的是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那一段。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看到隔壁贴关于军队放弃或敌国侵略帖子,还有关于ra不关心带来收割毕业的condition等,我总觉得有共通性。

我理解为,文与质,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具体与抽象。

我们对事物有许多的具体/细节的体验或认知,这些就像更多历史与记忆参考一样,似乎不容易极端,显得比较文明。——文胜质则史

但如果我们只有抽象的认知,或者碎片的认知,那么遇事容易野蛮,比较粗鄙粗野,容易极端化或武断,因为意识容易调动能量流向这些抽象的片面的观点,参考极少——质胜文则野

通常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开端,尤其是一些复杂的事物,都是从别人的抽象概括而来。而经,在我的理解来看,就像地球的经度,它贯穿而平分整个地球,比较平衡,所以本身是很好的【质】,但是要理解(深入解开里面的如玉一样结晶化平衡的理或智慧),意识是需要高频运作的,所以柔文史刚经质,相辅相成,文质彬彬刚柔相济,是为意识居中为个人内自王国的君王君子。

彬彬这个词,或许就是耐心与谨慎而来的一种慢与优雅

3 个赞

不得不称赞,这是一位才子或才女 :+1: :smiley:

1 个赞

刚刚又想到一些内容,回来补充一下,感谢这个帖子,引发了我的思考,由此串联与整合起了一些事情,让我很开心。

【经】验这个词里面的经也不是乱用的,是贯穿体验核心的总结。所以可能会有伪经。或者经并不完整。或者夸大放大某个经适用的范围。

此外,体验就像许多不同形状或大小的能量球或能量体,每个人的体验也不同,因此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之蜜糖,我之砒霜。

我想起有一阵子,我对于灵性圈子的一种极度抽象化但又日常化普遍化的沟通,觉得很厌烦,譬如一个人说自己开悟了,顿悟了,然后传播自己的观点,或者传播自己极为认可的某个观点,或者对人就说,你要去爱啊,无条件之爱,隐含着自己高人一等,批判别人不够爱的感觉。

我现在明白,我排斥的原因在于,这些言论中,没有具体化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情况,误以为自己获得了全部真理,那种展现出来的自信(自我确认)是一种膨胀与自大,对自我的知晓或察觉,是很小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没有察觉到这样的言论,会对他人产生扭曲影响。如果意图是为了表达自我寻求同道,那还是正面的,因为带给人的是希望与知己同道的慰藉。但如果是好为人师,就偏负面了。

我回想起自己曾经也那样过,但当时我自己没有察觉到影响,当我进一步寻求具体化的路途,所展现出来的像是初学者的言论,也遭遇了一些人的武断否定,我渐渐地才将两种境遇联系到一起,就像寻求的完整性一样都体验过,我才开始慢慢释然与理解,在此分享自己的一些体验,一些我依然正在还在学习的内容。

2 个赞

我们大多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初学者来说,有时能明显感知到其他自我的扭曲的地方,但可能不会看到,自己也在学习如何面对其他自我的扭曲。

事后,可能就会看到,这些都是整体彼此学习的一部分。 :heart: :heart: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