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寻求过程中遇到不同资料中不同观点如何处理?

这个话题的精神我也在学习、探索中,或许我可以说出我的一些看法与经验,提供一些可能的参考。


这个话题之本质(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我认为或许是接纳。无论一个资料是什么观点、或者所面对的交流者所持有的思想形态的观点是什么,尽管我可能不会知晓、亦不会选择某些观点,但是我是否能够接纳这些观点(以及更重要的:这些观点背后所站立的人)的存在呢?

在与人交流时,当我能够坦然接纳与我相异的观点时,此时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变成无用的循环辩论赛,反而有可能会进一步碰撞产生出好的灵感之火花。尽管交流的双方所持的观点不尽然相同。

当我无法坦然接纳与我相异的观点时,我会觉得很累、很受束缚。并且交流也很有可能变成不太必要的辩论赛或者循环猜忌链。最后的结果是没有结果,并且心里堵得慌。

老实说,我是一个在接纳上有着比较大的困难的人,因此常常落入第二种情况里 :sob:。但是尽管如此,在内心的反复挣扎中,我也积累到了一些小小的经验。虽然我的经验方法不见得对其它人是有用的,但是我也可以提出来作一些参考。


第一步:以任何形式观想合一,形成和平有爱的属灵感受

由于社会长期潜移默化的规训,在潜意识层面,我成为了天然对陌生人有着相当警惕的人。我相信很多人也可能会是与我一样。这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人们只能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对方(尤其是在线上交流的情况中),对彼此的看法,或许存在相当大的片面性。于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分离。

因此,当某个触犯到自己敏感点的情形发生,很多时候潜意识中我或许就会倾向于认为那是对方的"全部"。于是对这个人的感受,已经悄然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这可能会阻碍后续的交流。

因为我会感觉,那个(我所不能接受的)观点仿佛就是那个人本身,于是那个人也变得不能被接受。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那么接下来无论他说什么,我都会有一种不想听的感觉。

当面临这种情况,我的方法是观想"人类无差别合一的灵",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的演绎。人类可以这样认为,也可以那样认为,没有什么是人类不能认为的。

那么,我为什么会对这个人有所成见呢?难道TA不也是人类故事的一部分吗?TA的观点也不是人类的一种吗?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拘泥于观点上的对立呢?我们只是在同一个世界之内不同的地方,看到了不同的风景,仅此而已。

在这些风景中,没有高下之分,没有远近之别,更没有真正必须要执行的对立行动。每一个风景都是被人类的每一个部分所当下拾取、经验、玩耍的。哪怕或许对方的观点再"幼稚"、再"不可理喻",也是整个人类所必须经历的一部分(在此时观想真实同时性会更好)。

于是,我会开始变得释然,会看待对方如同一个真正的人类,而不是一个必须要去打倒的对象,那么对方所阐述的观点,则亦是如此。当然了,以上所有"人类"一词替换为"造物者"也完全没有问题。

执行这一步过程,或许可以是冥想,或许可以是沉思,甚至或许可以是运动、听歌、阅读资料或者从事某种创作。我个人认为,或许任何形式都可以打开此心境,只要能够取得此等属灵的感受就可以。我个人的方法已经介绍如上,在论坛中也有进一步的介绍


第二步:告诉自己,无论面对的情况如何,都尝试去勇敢地打开自己的内心

当内在感受到合一,就可以对对方采取回应。此时无论对方曾经在我看来多么地"张牙舞爪",我都会尝试去打开自己的内心,去和对方说心里话。这一步工作,在我的经验中,许多时候是在对方面前通过揭露自我来完成的。

我会告诉自己,我其实一无所知,其实一无所是。然而纵使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是,亦不会危害到我什么——我的确就是这样本然的我,我知与我不知又如何?我是与我不是又如何?我却仍然是这样的我,并且无论我知与不知,或我是与不是,我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意志之选择向前进。

借由此步骤,我想抛弃掉许多外在的虚伪人格,那些莫名其妙我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东西。于是小我的骄傲被扬弃,真我的谦逊可以发生;自我防卫被取消,倾听与欣赏开始工作;由人格与认知之外在盔甲掩盖着的懦弱消逝,内在真正的勇敢凭借信心站立(没错,这里的信心就是灵性的催化剂那张牌,在这里,或许可以考虑灵性之母体、赋能者与催化剂的关系)。许多东西,亦可以进一步坦然地接纳。接着,可以开始正视对方的观点。


第三步:告诉自己,尝试知晓对方,尝试成为对方

当第二步工作被完成,自我的内心相当地张开。我愿意去倾听对方,倾听、沉思对方的观点,乃至于沉思对方的选择这个观点的理由,借由这些工作,最终,知晓对方这个人本身。并且如果可能,尝试去体验对方的体验,感受对方的感受,思想对方的思想,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去成为对方自己。

因为在我真正对对方感同身受之前,或许我很难知道对方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与我相异)的观点。就像有句古话说的,“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在这里,"苦"就是对方与我相异的经验,这些经验导致了对方相对于我持有的不同观点,而"善"则是我自己所持有的观点。

若我并未尊重对方的经验以及在此之上的选择而去强迫对方接受我的观点,那么,则是"我之蜜糖,彼之砒霜。"相对地,这一点,对于对方也亦如是。

只有我真正知道对方是如何作出此等选择、而我又是如何作出这般选择的时候,我才能继而知晓两者在各自独特中达成合一的地方,而不是陷入一定要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情况中。

接着,真正的沟通的工作才开始有实质性的进展,在这里或许会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活力的地方,因为可以产生许许多多不同的沟通形式与内容。最终,问题有答案,矛盾有解决。


附记

这些是我的一些看法、经验,也是我当前的学习目标。根据我自己的感觉,以上步骤或许需要相当的耐心,并且可能是需要真正开启绿色光芒中心才能达成的。在沟通的过程中,似乎只有保持的内心的持续打开、用爱去看待所交流的人及其观点,才不至于流于表面无聊的"观点VS观点"的对立中。

并且当两颗心真正有那种互通的感觉的时候,交流的内容,反而可能变成了一个次要的事情,于是一切的观点对立,反而却都无所谓,这是我的个人感觉。

此外,在交流过程中,似乎也会看到许多观点或材料重复性提出,一遍一遍地处理这些交流工作,似乎会失去耐心。对此我的看法还是:打开自己的内心,看到对方所隐藏在那些重复内容背后,对方所真正渴望表达但是又表达不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这可能是因为对方自我表达困难所致),去以爱揭示它,并且安慰它。

当对方收到了那份自己所真正渴望的回应(有可能对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这份真正渴望),重复交流的情况也许可以得到很大缓解。

当然,对于交流上的事务,我在此方面算是一个差劲的学生,但是我也会仍然继续前往探寻。


可能可供参考的论坛交流的机械性工作方法

对于论坛交流而言,当需要去处理自己还没有理解、或者不是自己所选择的、或者比较庞杂的观点时,或许可以参考以下交流形式:

  • 1.首先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单复述对方的观点。
    执行这一点,是确保自己对对方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偏差(如有偏差,对方可以纠正),也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确是认真读了。这一步或许可以将交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很大程度减弱观点差异带来的对立性。

  • 2.尝试寻找双方观点一致或相似的地方并指出
    执行这一点,是进一步创造可能的友好交流条件。以此作为双方交流的共识之基石,方便处理后续分歧。

  • 3.在有共识的基础上处理分歧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在确定共识的基础上再去处理观点上的分歧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若没有共识而谈分歧,则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鸡同鸭讲、各说各话"的情况。共识意味着双方对彼此观点的理解,在对彼此的理解上再去讨论分歧事项,话题或许会更张弛有度一些,即使出现无法调和的分歧,也会因为共识的存在,而不至于闹得过于不愉快。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机械式的方法,显然不见得适应于一切场合。真正在交流中起到实质性作用的,可能还是打开内心地去理解、去知晓、去爱,于是去互动。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