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再从一个侧面来讨论蜕变:
看以下材料:
[91.17] 发问者: 那么, 我假设二十二是最大的原型数量. 我还想问, 就 Ra 的知识, 目前在被任何理则使用中的最小数量为何?
Ra: 我是 Ra. 最少的是两种五的系统, 它们正在完成经验的周期或密度.
你必须掌握一个观念, 即原型并非一次发展好, 而是一步一步地完成; 也不是以你在这个空间/时间所知的次序进行, 而是以多种次序进行. 所以, 这两个五的系统分别使用两种方式观看所有经验的原型性质. 当然, 各个系统都使用到母体、赋能者、形意者, 因为这是我们造物开始时就有的收获.
其中一个实验方式或系统添加了催化剂与经验. 另外一个系统[如果你愿意这么说]添加了催化剂与蜕变. 在第一个例子, 用来处理经验的方式受到进一步协助, 但经验的果实比较少受到协助. 在第二个例子, 你可以看到相反的情况.
个人讨论:
从以上对两种五的系统的论述中,可以从侧面一窥催化剂、经验与蜕变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种五的系统中,存在母体、赋能者、形意者、催化剂与经验。
这一个系统中,由于经验原型存在,用来处理经验的方式受到进一步协助,但经验的果实比较少受到协助。蜕变潜在,但似乎没有独立为一个原型。
在第二种五的系统中,存在母体、赋能者、形意者、催化剂与蜕变。
这个系统的情况与第一种相反,由于蜕变原型的存在,经验的果实受到进一步协助,但是用来处理经验的方式比较少受到协助。经验潜在,但是没有独立为一个原型。
没有独立为一个原型的东西,或许就是所谓的“幻影”:
[79.29] 发问者: 现在我们正到达我尝试判定的一点. 那么在这个时点, 当罩纱刚在母体与赋能者之间被拉上时, 是否仍然只有九个原型?
Ra: 我是 Ra. 有九个原型以及许多个幻影(shadows).
[79.30] 发问者: 你说的幻影, 我会把它关联为小的原型倾向的诞生, 你是这个意思吗?
Ra: 我是 Ra. 毋宁, 我们会形容这些幻影为一些关于有益结构的初期思维, 但尚未完整构思好.
那么,由以上关系,不难看出:经验与“用来处理经验的方式”有关,而蜕变则与“经验的果实”有关。而两种五的系统对经验与蜕变的不同选取,则是因为它们在某个意义上是相似的(于是选择了这个相似的东西的两个不同面向的一个以独立出一个原型,另一个则是暂时尚未完整构思好的“幻影”)。
于是从此处,对经验与蜕变的关系的进一步推断是:
- 蜕变是升华了的经验之果实。
有一处关于灵性的蜕变的论述或许可以佐证这个推断:
[80.20]发问者: 很抱歉. 你可否告诉我第二十号原型会是什么?
Ra: 我是 Ra. …在行家之路上有许多许多阶梯, 在行走的过程中有许多东西会脱落.
这里的“脱落”,或许意义与蒸馏或萃取相近,因而是升华。
而在二十二的原型系统中,每一个原型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
[88.17]…原型心智是心智复合体之伟大且根本的一部分, 是其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对于太一无限造物者的寻求者而言, 它是最丰富的资讯来源之一. 尝试去浓缩这些原型是一个错误的尝试. 每个原型都是一个显著的自在之物(ding an sich)[1]或物自身, 有它自己的概念复合体. …心智、身体和灵性复合体的形意者(复数)自身即是复杂的; 把催化剂、经验、蜕变、大道之原型看作独立的复合体能带来最多的成果, 这几个原型有它们自己的旋律, 借此告知心智它的本质.
由以上材料,在二十二的原型系统中,经验与蜕变各自为完整独立的复合体,那么,上面那个推断的进一步扩展就是:
- 蜕变是从完整(或者说整合了的)经验中升华转变的果实。它从经验中来,但脱离(或者说超越)了经验而自身成为了一个完整独立的东西。
讨论式注释:此处的"ding an sich"似乎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范畴中是康德的“物自体”(也即自在之物),康德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