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通讯每日分享档案

58:边缘人格
J: 我想问一个问题,有一种心智疾病叫做边缘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你可否告诉我这个疾病的本质?

Latwii:我是Latwii,我的姊妹,你们研究人格的学者专家发明了这个名词,为了方便分类的缘故. 然而被视为边缘的人格仅只是该实体表达的方式有些无法以一般的方式去理解与描述. 一个人格不总是居住在你们幻象的正常范围内,偶尔会越出边界,表现出一种难以理解的现象,就我们的理解,即使是所谓边缘人格,该实体仍然有机会去学习爱的功课.虽然以一般的观察方式,可能无法理解这样一个跨过边缘的实体如何能利益他人或自身. 然而,在太一造物之中并没有什么边缘,每一个实体都自由地旅行它想去的地方. 大多数人选择以雷同的方式旅行,于是形成一股惯性,大多数的旅行者创造出正常范畴的参数. 然而,如果仔细研究每个实体,我们可以发现在各个人格的某一部分不在这些正常参数的范围内,并的确跨过边界. 因为每个实体自身都有大量相异的表达方式,有时候一个实体的表达会被认为不正常.因此,当一个实体表达方式有较多比率被视为不正常,这样的人就被深层自我能够理解.冠上边缘人格的称号.

J: 让我尝试理出一点头绪,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罕见或不正常的现象不必然就是病态的. 接续这个论点,那么是否需要矫正或使不正常的情形变得正常?

Latwii:我是Latwii,我的姊妹,最准确的回应应该同时包括是与否.对于一个被诊断为病态的实体,经验这种模式即是一种服务; 其他人尝试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治疗它也是一种服务. 这两者的互动将产生催化剂,用来教导双方.不管该实体变得所谓的正常,或维持病态都不重要. 该实体与周遭所有人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即是一个经验,这经验提供机会让每个人学习爱.

J: 我开始看到一个重点,心理疾病就如同任何其他疾病,它提供催化剂,这一切都是恰当的. 就是这么回事吗?

Latwii:我是Latwii,这是正确的,实在地说,你们整个幻象都可以这个方式看待.


Q’uo通讯每日分享目录

3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