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爱为出发,给他人提意见”的探讨交流

早些年,我见人就问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并诧异:每个人都是人,每一秒都在活着,为什么再正常不过的思考人活着的意义这么重要的事却成了社会的异类?

当我了解到灵魂,也逢人就问对方了不了解灵魂世界,如果对方感兴趣,也会给对方讲,并送《灵魂之旅》这套书。

大部分人对思考人生没有兴趣,对灵魂更没兴趣,这巨大的隔阂感曾让我非常窒息。

后来我发现,当我以真诚之名毫无保留的表达自我时,实际上忽略了对方的真实需求,背后是强烈的渴求被理解与认同。

当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人生,都应该了解灵魂世界,都应该学习一的法则时,我实际上是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强加给别人,没有考虑其它人的自由意志。

这是魔,是负面,是控制。最明显的佐证就是当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时,内在强烈的失望与隔阂,这是爱吗?很明显不是,这是爱自己。

《与神对话》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让对方成为对方想成为的样子,是爱对方;让对方成为我想让ta成为的样子是通过对方来爱自己。

Q’uo也说过一句:我们不是来改造地球的,我们是来学习理解与接纳地球的,并尽自己所能给予爱和光。


关于“以爱为出发,给他人提意见”这件事,我想先探讨一下爱: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如果这一点是共识,那就没有后面那半句了,因为意见本身意味着不圆满,有缺漏。

打着为对方好实际想改变对方的例子在家庭与亲密关系中上演了无数次。而亲密关系与家庭中只有一个词:接纳。接纳对方最真实的样子,任何幌子与理由都是脱离当下实相的头脑幻象强加给对方的控制。


上一段是在究竟的爱的情境下。在第三密度,完美人格是罕见的,但加速灵性演化或以有爱的方式服务他人可能是很多朋友的共识,尤其在许多情况,非常有爱的东西只是由于丁点儿语气助词或其它的小细节而引发了对方的负面情绪(好心当成驴肝肺 :sweat_smile:),这一点我在家庭里感触颇深,一样的话,凶的语气和温柔的语气就是截然相反的效果,就好比一块美味的蛋糕,只是因为非常微小的事情,而变成了一坨粑粑 :joy:,非常不值得,且这种反馈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醒,我觉得这也是Ra所说人格修炼的一部分,也是成为医者所要学习的思维与语言训练的一部分。

“以爱为出发,给他人提意见”是在冲突的情境下发生的,冲突的本质是催化剂,情绪的本质是内在积压的,只是经由对方提供的情景所投射出来,冲突的双方都互为镜子,要点在于找到触发内在情绪的触发器,并以原生家庭为线索,进行橙黄脉轮的意识内平衡工作,所以仅仅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感恩对方提供情境,并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同时也能让对方看见自己的“棱角”。

如此重心只在自己,而非他人,只在内部,非在外部。如果忽视内部的扭曲,重点想要改变他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陷入情绪冲突。

如上文已经讨论过的, 并不存在——在想要改变对方的点上,自身是平衡的,因为平衡的表现是接纳。用Ra的话说,甚至引起自己哪怕一瞬间的思维,都是催化剂,更别说情绪了。

所以我认为“以爱为出发,给他人提意见”中的“爱”是要商榷的,且重心不该在他人。比较合适的是:以爱为核心,表达真实的情绪,并进行内部的平衡工作,如此方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也可在无形中起到“提意见”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写着写着就这么多了 :joy: 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revolving_hearts:

2 个赞

好像我们大部分的表达,都是有原因的,基于当下或者基于很久以前的一些事物,产生了一个想表达的动力,于是表达的行为产生了,表达的本质,其实是为了表达那个动力,也就是感受与情绪。

但这些表达似乎会产生了一股压力,让对方理解为,是要求改变,是批判与建议。

我就感觉,我们似乎对自己的感受如此陌生,但又如此下意识促使行为的产生,如此害怕感受与情绪,防御机制立刻启动。

然后在还不了解感受时,来了许多灵性概念,于是又给自己和对方加了一重新的批判,你是不是不够爱啊,然后好像真的仿佛是以爱为名,在要求别人。

但是其实可能是一种期待,期待理解,难道要完全放弃期待吗?期待似乎很难避免,是一种看向某个目标的心理。寻求志同道合有错么?志同道合,意味着更有可能让催化剂生效与被处理,或许需要智慧,了解什么阶段什么人适合,别人需要的是什么,能不能契合与同行。

或许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在寻求的过程中对他人失望没有,但是只要没有实际上去控制他人就可以了,只是感受的强烈内心戏,让这些感受变得深刻,有朝一日走出来后,知晓是成长过程之一,看到其他同样经历的人,就能想到曾经的自己,于是理解就成为了可能,不会一上来,就论断,哎,你这样是负面啊等。

总之,我个人感觉,只有了解自己与他人感受后,才可能是真的允让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允许就是具体的行为实践了)

综上,对楼主主要观点很赞同,就是补充一个角度哈。

1 个赞

我想提供另外的角度看待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些因素。在这些情况中,总是很微妙,包含了一些可能看不到的因素。很大的爱心,饱满的热情之下,还要警惕一些不易觉察的抓取的能量。

要求总是对自己的比较好,内在的学习也总是不可替代的。记得我们提供和分享的无论是喜悦的还是忧伤的能量,其本质是催化剂。

在太阳轮的能量与心轮的能量之间,有着相似性,许多寻求者可能还没有开始有意识地认识到两者的区别。

之前Q’uo作过“相互依赖”和“相互共生”的例子,在同样强度的亲密关系,一个可能感觉会没有自由,一个则感觉非常自由。两者都在非常深刻的彼此分享,一个可能是非常不易觉察的出于自我的需要,另一个是出于爱。要区分两者,彼此自我内在自由、喜乐、平安的感受,会是很好的参照。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