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把我在群聊里的发言贴出来吧:
我可以说一法和基督教的区别。因为我有过长期持基督教信仰的经历。
一法不是独断的,而基督教是独断的,基督信仰以独一真神排斥其它一切(包括人类,旧约人类生来就有原罪——这显然是一种负面恐惧的铭印,而新约中基督的宝血洗涤了人的罪孽——人需要被神救赎,而不能成为自己)。这显然是排斥自由意志的。
而独断主义天然就是权威主义或精英主义的思想形态天然温床——一个思想或者信仰如果代表了绝对正确,那么所有人就要以这个思想或者信仰为是。而这个思想或者信仰不能自己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中,只能通过人类自己来影响其它人类,那么那些代表着“绝对正确”的人类,显然就会朝着权威或者精英的方向发展。无论很遥远的历史,还是最近的历史乃至于现在,都是这样。并且它不仅在排斥其它思想或信仰,其实实质上更是在排斥自由意志自身——自由意志不能违背“绝对正确”,在“绝对正确”的东西下人是“死”的。这一点在基督信仰的旧约中清晰可见。
在基督信仰的神话中,生命树上的智慧果,其实很能反映自由意志的意义。“人的眼睛明亮,知道要穿衣服”,其实也就是第二密度到第三密度的自我觉察的发生。
[14.1]Ra: 我是Ra. 就如同你们会穿上礼服, 你们也会投资或给第二密度生物穿上自我觉察的衣服.
可以看到这里“穿上自我觉察衣服”,与圣经《创世纪》中人吃了智慧果,知道羞耻,开始穿无花果叶做的衣服的相似性。
偷吃禁果(获取显化的自由意志)这一点不能被独一真神上帝容忍,被视为人类犯下的原罪。这就是圣经矛盾的根源,也是其中一切故事的开始。
因此,看似正面的东西,也可以实质为负面东西的铭印,因为它在用“正确的东西”来排斥、分离其它自我。这就是基督信仰十诫之铭印扭曲的途径,也是一切正面思想形态被扭曲(或者负面思想模仿正面思想)的途径。但是这一点其实是好辨认的,辨认的方法就是是否尊重人类的自由意志。
此外,基督信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呼求自由意志“合法性”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基督教下也是如此。从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的“大字报”贴出来开启宗教改革的序幕,到后续众多哲学家对基督信仰的反思,都是独断神的退却,自由人的胜利。我举一个例子,莱布尼茨(没错,就是那位和牛顿共享微积分荣耀的数学家)在基督信仰下对自由意志的调和就很有意思: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前定和谐与“最好世界”理论,都是在基督教意识形态下的哲学产物,但在这些看似荒诞离奇的观念中,有很多可以发现奇妙的地方。
莱布尼茨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没有恶,也就不会有善,或者说善也就不会有表现出来的机会。有了善和恶,也才有了自由意志选择的余地,人的自由才是可能的。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一个保证善能够得到最大表现得世界,也是一个能够让人发挥其最大自由的世界。在上帝的理念中存在着无数个可能世界,上帝凭借他的善良意志,从中选择了唯一的一个最好世界作为现实世界。(邓晓芒《西方哲学史》)
尽管仍然一种是在作为绝对物的上帝之下的乐观主义,但这样的善恶观与自由观却有着非常辩证的思想,乃至于对后来的康德和黑格尔的历史发展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没错,并且它对后续康德(二律背反)-黑格尔(唯心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是有间接影响的)。
虽然莱布尼茨的这些哲学观点被当时(以及现在)很多人视为扯淡,但是阅读研习Ra资料的朋友们,是不是觉得莱布尼茨的说法有点相似?
没错,在这里,可以将上帝看作高我,现实世界中的人就是此时我们的小我。双方通过这样的实现自由意志,这就很像我们在自由意志话题中讨论过的高我与小我的关系。也非常像极性以自由意志选择的意义。
时至今日,在基督教信仰下的人,只要是真正对自己信仰有正面的、善良的真实信念的,而不是将它看作是一种服务自我或者寻求认同的工具的,几乎都会认可这样对自由意志的观点(至少就我所见所感受如此),哪怕他们并没有接触过莱布尼茨的学说,他们在思想上也会自然而然在不同程度上趋近于这一点,甚至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