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无法接受的现象,会随着成长而改变认知么?

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下意识就会不喜欢,有一些随着长大,觉得没什么,但有一些却依然坚持,似乎这些不喜欢,有时候会被人说是偏见,或者批判,或者被人用脉轮术语说是堵塞,它们似乎有着不同的类型。

这些批判或偏见,其实一部分是成长过程中的自我保护,不影响其他人。有的则是模糊的出于道德标准下的对比。

比如有一部动漫叫白兔糖,被归类为治愈番,讲一个30多的中年男子收养了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原先以为是外公的私生女,实际是外公保姆的女儿,当我听说最后结局是两个人结婚了,我顿时就恶心了。

哪怕男主角很温柔负责,我依然不能接受。我想探究一个作者创作这样的故事,是存着什么意识。

我仔细分析自己的排斥,发现我对于差距较大的存在的结合,认为必然存在剥削,而真正高尚的个体,只会喜欢同类水平,对于年轻的发展的个体不会产生强烈的灵魂之爱。

现实中有很多师生恋,刚又看到一个新闻,十六岁的女生放假被老师带出去旅行,开房五次后跳河自杀了。

还有很多如房思琪等例子。我想起一法群里遇到过一个忐忑地说自己喜欢上一个11岁的孩子的人,被众人委婉劝解后,面对较为强硬的反对,对方防御说,女孩其实很有心机,很可怕,觉得是对方勾引了她。

我当时想,这个人混迹一法群,是来钓鱼或者举报的?

对于这样的,很容易偏向负面的个体,我实在不知道如何打交道,我都是遵循本能疏远这些个体。似乎一法等灵性资料被他们用于自我欺骗,某一天一定会大骂和否定灵性。

关于年龄差,和人格灵魂的成熟度,我对于养成系很厌恶,对于其中的长者,似乎他们心智倒退固化,仿佛生命时间被浪费了,总体而言,这类更接近黑暗的实体,似乎无可救药,我只能理解和了解他们逐步偏向黑化的过程和原因,然后选择远离。

我缺乏那种极度脆弱和黑暗恐惧的经验,所以也并不了解这类实体要怎么样才不放弃,改变方向,而不转向负面道路。

对这类现象的厌恶,是一种警惕的察觉,识别其他可能走向这条路的人,提供一些外在信息。

1 个赞

道德观这个东西是跟随社会随时改变的
以前亲戚结婚很正常,自然不会有人觉得恶心
至于年龄差距,每个人喜好不同
确实有人就喜欢比自己大很多的,也有人喜欢比自己小很多的
成年人会为自己负责
你不需要替别人恶心
而去指责就更加莫名其妙了
这就是防碍别人的自由意识

当然如果关系之中有着控制与压迫,你站出来抱不平是很好的,但并没有的话你不需要一直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