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意志”

一的法则中讲:在造物者决定去知晓祂自己之前,祂是一个完全地、无限均匀的合一。唯一存在的法则就是一的法则,因为只有太一、造物者,无限地。现在,任何源自那智能无限的东西都是一个源自那个原初智能无限的变貌。因此,从智能无限发生的首先变貌就是造物者用来知晓祂自己的变貌。这就是自由意志的变貌。这是最重要的概念,在我们理解了第一变貌是首要的之后,每一件事情都非常简单地掉出来了。实际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在这个房间里。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件事物用它工作的方式来工作:第一变貌—自由意志。为了知晓祂自己,造物者,通过使用自由意志,细分为很多部分。祂形成各种各样的理则。那些理则形成子理则。那些子理则形成了子-子理则。

在一的法则中,自由意志是“一的法则”的“原初变貌”

但是在其同类型的通灵作品《扬升书》中,却是这么讲的:

那么……呃……那么「自由意志」呢?这不是恒真的吗?

不。自由意志总是相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有比我更自由的意志,因为你可以相信我不能相信的事情。你可以相信你完全与其他人分离,而我不能。我知道我和所有人所有事物都是一体的。以同样的方式,你可以孵化关于你自己和你的现实的各种信念,而且你可以非常热诚地相信它们。我不能。但是,另一方面,我可以创造现实,显化能量和物质——作为一种意志的行为——在你的眼中看起来就像上帝一样。所以我们都有自由意志,但是又有所不同,而且是相对的。我们都没有绝对的自由意志。

然后,我还必须补充一点,在其他地方还有其他的现实,那里有其他的模式,没有你所说的自由意志。所以自由意志当然不总是真实的。离绝对真理还差得远着呢。

这里“有其他的模式没有自由意志”是何意思?

一法和扬升书都是“扬升系列”的优秀书籍,扬升书中还讲过一的法则:
你们正在这个二元性的系统中体验分离和个体性。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系统,能够体验它真是无与伦比的经历。这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无知的面纱」。事实上,也许出乎你们的预料——从另一角度来看「面纱」,它扮演了自由意志法则的角色——或者像我们所尊重的《一的法则》(The RaMaterial)里所声称的那样,扮演了「混淆法则」的角色。

那为何关于“自由意志”的说法差别会这么大?

在思考“自由意志”的性质时,我们可以类比人类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一种刚性规定,明确写明了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它具有客观性和统一性。而道德则相对主观模糊,因文化、信仰、个体而异——比如,有人认为吃肉不道德,有人则无所谓;有人坚持婚姻应忠贞不渝,有人则接受离婚与再婚;在一些地区,如伊朗,社会习俗甚至认为女性出门应当遮面。

换言之,法律代表一种外在强制的行为规范,而道德则更像是内在多元的价值判断

我个人认为,“什么是自由意志”、“是否违背自由意志”这一类判断,更接近于道德,而不是法律。也就是说,每一个意识个体或群体,对“自由意志”的理解,以及判断某行为是否违背自由意志的标准,往往是主观的,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统一的定义。

举一个例子:那些将火星生命转移至地球,并进行基因改造的高等存在,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极可能已考虑了自由意志的问题;然而,在其他联邦实体看来,这种行为仍被视为干涉他者自由意志,最终导致地球被隔离。这表明——自由意志的定义是开放的、依观察者而异的。

更进一步看,在极端情况下,负面实体甚至公然否定他者的自由意志,将其完全排除于其行为考量之外。可见,自由意志不仅难以客观量化,甚至在不同存在之间,也许理解起来天差地别。

非常感谢您的又一次帮助!也引发了我对自由意志的思考

客气了朋友,互相探讨交流 :heart:

1 个赞

简单谈谈个人看法。自由意志的问题,可能看似简单,有时候可能又并不那么容易把握。关于自由意识可能有许多层级,也还要看特定情形。

在认识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宇宙视角出发,跟随Ra去了解最初自由意志的变貌。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则是另外的层面,因为每一个实体来到现在,已经作出过无数选择了,无论是个人,还是造物者的选择,而我们对这些可能一无所知。

从个人来说,投生在特定的文化,特定的家庭,已经作出了一定的选择,作为老灵魂,总体来看,甚至作出了特定的灵魂计划,很多时候是为了成长和学习,这个时候看一个具体的情况时,可能会有选择的余地,可能没有选择的余地,去找到当下自由选择究竟在哪里,可能更为重要。我相信这个时候,对于每个人来说肯定总是有选择的,但是需要去发现,不管是从爱还是智慧的角度,找到自由总是可能的。

分享一下自己的发散式思考,并不是定论,而是一种自然联想,这个联想对于外人来说可能会难以理解,甚至觉得是谬误,但对于特定人来说,这联想就是一种能量自然的流动,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

言归正传,关于自由意志,free will,我想起了一个词,free coffee,很多人理解为免费的咖啡,从而好像咖啡自由,但实际是无咖啡

所以free的几个常见意思,都有一种不受限制的意思,和中文的【无】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当某个东西并不让人感到受限,则是没有的意思,如咖啡,没有也很好,没有也没什么关系,甚至没有更好,一种去除多余的好处,【无之以为用】,窗户就是去除了多余的强,引进了光,无咖啡,则是去除了对于依赖多巴胺等的上瘾的选择。

free:免费free money,空闲free time,不受金钱与时间限制的一种自由

free will,不受意志或【将要,一种势】的限制,多像【无为】啊,所以free will是向着七密度结束时的寂静,或如如不动发展的。

以上是个人角度,而现实中我们理解的free will,真是感受到了被限制而渴望不受限的一种心理状态,一种被阻碍后而不管不顾的冲劲,暂时是考虑不到行为的后果或结果、责任等,也因为空间/时间的特性,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看到后果。于是第三密度的行为看起来是所有密度中最自由或肆无忌惮的,三密度之上则虽然能做的更自由更多,因为已经学习到的东西更多,于是面对各种困难问题,能力与方法也更多,反而对他人是否尊重自己,没有什么要求(类似人不知而不愠)

此外,三密度之上,真正会去做和行动的事情,范围反而要小很多(看上去不自由)。

所以第三密度是一种unfree的环境下学习free,大家各自的意志相互碰撞(the law of confusion),了解认识自我或他我,逐渐认识到自我也会表现或做出自己不能理解的他我的行为,于是感受到了the one(一体)。

而在教/学上的free will,则是一种给与的外力多少,让entity感受到的free程度以及时间快慢而产生变化,但未来这借的外力的债是要还的,那是entity感受最终free的必须功课。所以当初火星实体迁移到地球所做的基因调整(这里不清楚是否是说亚伯拉罕那一族是火星人的后代),似乎是守护者为了加速,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走了更多弯路。这调整也导致了隔离的发生,为了不进一步干涉free will,(这里是violate还是offend,还是fringe?)有一种一个地球幼儿园,来了一个优秀的转学生(可能火星实体),为了不让情况更复杂,于是规定,如果幼儿园的人不真心call的话,任何人等是不能靠近的,让幼儿园的人自己成长?

火星实体觉得自己很特别,因为是靠外力协助而连接上帝,太容易,缺乏自己努力的辛苦过程,于是也缺乏苦难等而有机会感受他人不易的内在工作等,由此精英意识的种子产生,于是被猎户座趁虚而入,开启了地球负面道路的诞生。有的负面实体直接违背violate他人的free will,有的聪明的负面实体则巧妙地fringe他人的free will,正面实体也难以避免会fringe他人的free will,但应该不太可能会violate他人的free will。大部分人则难免会offend冒犯他人的free will,fringe与violate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