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红书上遇到一位北大哲学博士
信南传佛教
我特别激动
就赞叹他福报大
智商高
想请他分享一下考清华北大的秘诀
谁知他后来发了2个帖子
不是 福报 智商
而是 功德 意志力
sadu sadu!
五时起床浸冰水思考:尝试哲学地理解功德
和朋友讨论什麽是「功德」,
以及人是否可以知道自己有多少功德
功德是一種具體的力量,表现为「改变自己的阻力大小」
佛教的核心是解脱于无明
无**明在佛教本体论「十二因缘」中,是「行」**的因
所谓「行」Saṃskāra,梵文中有多重意思,比如:
由思丶言丶行为与过去经验等所产生的「印象」與记忆
礼法丶仪式,如出生丶结婚和死亡
加工丶完善
训练丶规训丶教化
条件、限制
无论是仪式丶印象丶记忆丶习惯丶性格等等,其实都是同一种过程:
模式的生成与强化。
自出生起或之前,人的一生,都是由一层又一层的模式,
物理性的、生物性的、文化性的、心理性的,如因陀罗网一层层叠加而构成。
人身也是一层又一层的模式的叠加总和。
人的行动都是根据不同的模式而产生的。
「行」是「识」的因。
「识」是指「知识」「意识」「识别」「区别」「分别心」。
人意识到不同的区别,但这些区别的出现不是无因的,
有一些东西,对一些人是「有区别」,对另一些人是「没有区别」。
比如同一句说话,对于一些人而言无伤大雅,对于一些人而言如刀割心肺。
「有区别」与「没有区别」是出于不同的分别心。
不同的「识」,缘于不同的模式。
人出于不同的心理与身体模式,对事物作出区别,
因此产生不同的感知和情绪,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
进而产生不同的行动,种下不同的「业」,产生新模式,
或强化固有模式,生命现象从而流转。
根据不同人的根器悟性,有些人对运作在自身上的模式更为觉知,
有些人则一无所知,这是天分的差异。
人通过各种禅定和止观来提升觉知。
建基于觉知的水平,功德的作用就开始出现。
功德是作为「业」的抵消/冲淡而被设想的一种力量。
功德越高,主体为制于「行」的程度越低。
功德越高,在主体改变「行」的经历中,
主体感受到的阻力与磨擦就越低。
一个功德高的人,会非常容易发现在自己身上运作的业力与模式,并以非常轻松的方式就能改变业力的运作,功德高的人非常善于发现有害的思考与行动模式,把握到错误念头,并且比一般人更轻松地修正行为模式,更少包袱,更容易摆脱念头的诱导,因此对各种情况的适应能力都更高。
一个没有功德的人,无法发现在自己身上运作的业力与模式,而且即使有幸一见,在改变的进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内外阻力,处处感受到难堪和磨擦。
#哲学 #观点分享 #自我
意志力重要么?
有钱的人常言钱不重要,漂亮的人常说样貌无所谓,有名的人则谦称名誉无关紧要,似乎这些品质不能反映他们的「真我」。
另一方面,拥有「内在」品质的人,比如意志力强的人,则相反,他们总喜欢强调意志的重要,并赞颂刻苦、坚持和忍耐的价值,或才智高的人,則容易恃才傲物。似乎这些内在品质能反映他们的「真我」,比如强调意志的重要能提升他们的自尊。
在一些情况下,(意图)表现出「意志力强」的人会忽略边界感,倾向于对表现出「意志力弱」的人施加压力,并期望别人和自己一样地生活,让别人感到烦恼不安。社会与文化,也往往更看重「内在」的品质,赋予其更高的价值评级,而培养「内在」的品质,也被加诸到「个体」之上,成为「个体」的责任和负担。
意志力、忍耐力等品质常被视为「内在」且「高尚」的特质,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然而,从生物学和上亿年的生命演化史角度来看,这种「内在」与「外在」的对立并不具有实质性。而内在品质也并非固有地拥有更高的价值,而是长期生物演化和文化塑造的结果。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中,生物的特质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意志力和忍耐力等品质有助于以「个体」出现的生命形式在困难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但这并不直接意味着它们具有道德上的「更高价值」,而是纯粹的适应性结果。而荷尔蒙如多巴胺、血清素和皮质醇等,则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些化学物质的水平受基因调控,但也会因环境因素而波动。
在资源稀缺或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忍耐力高、自我中心、「意志力强」的个体更有生存优势。然而,在生存压力较小的环境中,过份高估「意志力」的价值,提倡过度的忍耐可能反而不利于个体和文明的发展,过度的忍耐也可能使人忽略环境的变化,错过提升自我的机会。品质的价值取决于环境和条件,而非固有地高尚。对品质的价值判断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意志力在某些情境中被视为美德,但在其他情境中可能被视为固执。
以中国传统的「阴阳太极」来看待这种内外之分,或许更能洞见其中的深意。阴阳交替、互为转化。内在与外在、正面与反面,**皆如太极图中不断流转的黑白,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事物的价值,也随着环境与时势的变迁而转化,没有固定不变的高低之判。畅顺生活的关键,是拥有一种观察阴阳转变的智慧,不陷入对某一品质的迷恋,能随时随地察觉变化,顺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