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宗教的扭曲以及为什么拉这么担心一法被宗教化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有时候是可以非常大的,有时候可能人家一句话一个行为就能改变自己很多……

还是古人有智慧,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一直觉得师傅遍地都是,那就可以一直学习进步:joy:

1 个赞

是的,仔细一想,我们的人格也都是与周围人互动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其他人,“我”就不存在了。这种合一性是很真实的

2 个赞

举个例子好了,就比如说一法说太一无限造物主是一切源头,ra是一个传递这些讯息的兄弟姐妹,那如果被宗教化之后,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开始在这之上悄悄地施以威权和高低,比如他们会强调太一无限造物主与众人的分离,是最高的主,会强调ra是神使,而人类则是处于最下层的位置。
在设置这些东西之后,可操作的东西就多起来了,他们就会在“神使”和最下层的人类之间夹进他们自己的位置,好比说自己可以连通神使或是主,然后在这个位置上控制人类

4 个赞

这么一说真的像是人类经常在做的事:joy:

你好!

我想说一说我个人的见解。若对你没有帮助,则可以跳过去;若这篇回复会在某些方面违背社区准则,请管理员予以删除,因为它尚还不是与一法原文有关的精神——尽管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不希望因为某种扭曲而造成误导。

1.信

信的定义:对未见之事的确认

“信”的朴素定义是:对未见之事的确认。其一个被广泛知晓的变貌就是郭继承的“如来”(虽然它常常被用于讽刺的场合,但是就是这样一回事,正如汉字“信”的名义定义一样——当我们看不到某人,而收到其消息,知晓其概况,从而对自身所未见之事有了一定的把握,它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智能的意义)。

2.信仰

对信仰的讨论

当对未见之事的确认,成为了一种规范人类物理行为乃至于精神行为的准则之时,信就成为了信仰。因为人类受限于这个自身主观领域之内的存在,从而这个主观领域的存在成为了相对于人类自身的崇高。

此时,人类的行为受到规定,反过来说明了信仰是一种观念上的判断尺度——人通过这个主观领域之内的存在来评价世界上的一切,于是成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映射方法。因此,它可以取得意识形态的变貌。

近似地说,语义空间就是信仰的“场域”。

从信到信仰,是一个从有限走向无限的“惊险一跃”。因为对未见之事的确认,只是对特定事件、概念等存在的肯定,超出了特定存在,信是没有意义的。而信仰则是要求一个全局性的意义,用来肯定或者否定一定范畴之内的任意存在——在这里,要看到否定是可以的。因此,从信过渡到信仰,就是从有限(特定存在)过渡到无限(任意存在),因为信仰要求评判一切——但是,信仰与信一样,始终也只是一种郭继承式“如来”的存在。

3.宗教与意识形态异化

对宗教与意识形态异化的讨论

当信仰出现排他性时,该信仰就彻底蜕变为一种宗教,或者说一种意识形态异化——意思是,一种信仰比另一种信仰更正确,或者说,除了该信仰之外,其余的信仰都不正确(而这在历史上则导致了泛灵论-多神教-一神教-无神论的过渡)。这样通过否定其它信仰而肯定该信仰自身的存在,就是一种独断,并且会不断极化自身为绝对的事物——而绝对的存在,在宗教语境下(尤其是一神教语境下)就是神。

在宗教下,人不再是自己,而只是宗教的附庸。人类用来规范人类自身的主观观念准则,反过来变成了奴役人类的东西。人类被自身的观念(或者强加于自身的观念)异化,主客关系被颠倒,人类不再是完全的自我,被迫从事一些其实自己根本不愿意做的事情(哪怕他表面上觉得自己愿意),并且将一切以自身信仰之名合理化。人类,被异化,这样在精神领域的异化,就是意识形态异化。

但是,宗教或者独断的意识形态,最终也仍然只是“如来”式的东西。

4.从意识形态异化中解放人类自身

对解放的讨论

宗教或者独断的意识形态,始终只是人类主观领域之内的绝对存在——它以一种虚假的概念实现,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其实只是一种幻象。当人类从这个幻象中走出来,人类还是自己,并不会失去什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将自身的信仰放回它原本应该所在的位置。从而审判信仰(而不是被信仰所审判),并且按照自身的自由意志主动使用信仰(而不是被信仰所审判)。由于主动性(自由意志)的发生,人类得以从那些虚假的幻象中解放自身。

2 个赞

解释的真好!非常详细

感谢你的回复!

你的肯定使得我可以进一步展开,以我个人的见解,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正面回应你的问题。

先导语

同样,请以光与爱来挑战这些观点,产生自己的判断,因为这并不是与一法原文相关的精神——尽管,其本质上是同一的。

同时也感激管理员的宽容,并且仍然请求管理员对我交流的内容保持警醒,以免违反社区准则之第(4)、(5)、(6)条,那不是我的本意,我并不期望造成任何独断的思想。若管理员感觉到不合适,仍然请予以删除。

1.对人类自身的否定

展开讨论的详情

我们在上面看到了宗教/意识形态的排他性。但是在这一宗教对宗教的相互排斥、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的相互排斥下,更深层次的,反映的是宗教/意识形态对人自身的排斥/否定。

原因是简单的,因为任何一个独断的神灵(乃至于意识形态),都要通过否定人以肯定自身,否则神不足以为神。神最初的存在,就是人以自己为无能——正如泛灵论-多神教的火神、雷神、风神等概念——而最初发生。人类,无法抵抗自然的力量,只能膜拜自然的力量,人类,以自然的力量为自身的不是。

#在这里,也许可以发现一个关系:人与其它存在的割裂,人类在这一割裂下是全然的消极,以至于其它存在在人类的主观意识内化为了神,因此,神像的最初形成,就已经将这样的排他性隐藏在自身之中——而这一排他,最初和最终,都是排斥人类自身。此外,一个纯粹个人的推测,这一排他性,或者说割裂性,与罩纱过程有关——见[83.8]中Don的比喻与Ra对此的评论,以下引用:

[83.8]发问者:我刚才听你讲话时正好想到一个类比,那就是我开飞机,我也在模拟器中进行测验,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测验,因为我知道我们与地面栓在一起, 不可能受伤.然而,当我们真正地在一架飞机中飞行, 进行起飞、航行、降落等等,纵使操作是相同的…我想这是一个差劲的类比来形容罩纱前发生的情况. 我知道这两者的所有状况,不过我对于模拟飞行无法太有兴趣,因为我知道模拟器与地面栓在一起.我视之为实体们在罩纱之前知道他们与造物栓在一起[轻笑声],可以这么说,或属于造物的一部分.这是不是一个合理的类比?
Ra:我是Ra.这是相当合理的,虽然它与生命回顾的功能比较不相关,毋宁是说明罩纱前后经验上的差异.

人类需要为自己在世界上这般命运多舛的亏欠寻找一个理由(即观测这个世界的方法,以及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法),在科学的方向上,展开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而在心理意义(或者说内在层面)上,则是哲学与宗教的继续发展。这样的发展,就是希望寻求一个稳定的存依,以解释自身所在世上经历的一切。而这个过程,就是在世的人们,对人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之精炼。这一精炼反映在宗教的变貌上,就造成了在从泛灵论-多神教到一神教的过渡。

它之所以过渡到一神教,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必要的形而上外壳剥落掉了。诸具象物之神、诸元素之神,其因为自身具体的有限性而在与一种抽象同一而取得无限之神的战争中得到了失败。因为具体的东西,总是相对有限,而抽象的东西,是相对于具体之物的无限。在有限与无限的战争中,无限取得胜利。因此这个精炼过程中,始终朝着同一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一神教的泛滥。

2.一神教的三类形态

展开讨论的详情

不过,一神教也有很多形态,可以举出以下三个例子。

第一,原初的一神教一类。这类宗教的代表就是亚伯拉罕三教,一位唯一的至高神统治着这个世界,其它一切信仰都是虚假且可憎的。——拒绝除了独一神之外一切存在以自由意志存在的权利(当然,这类宗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对自由意志作妥协,例如基督教变貌中,莱布尼茨提出的“最好世界”观念)。

第二,虚无宗教一类。这类宗教的代表就是你所提及的佛教。佛教漫天佛陀,神系广大,但是为什么被视为一神教?因为全部佛教义理,仅仅崇拜虚无本身。如果说原初的一神教是崇拜什么存在为“有”,那么这类宗教就是崇拜什么存在为“无”。因此它最终是要走向消极死寂,而非生息活动的。

第三,排他的无神论一类。这类宗教已经扬弃掉其宗教的形而上外壳,而精炼出宗教的本质。在这里,请宽容我(因为也许在这里会蕴含着极大的独断,因此也许会造成冒犯),我要说:这类宗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自由主义(其实质是个人主义)、法西斯主义,以及其对立面,排他性的马克思主义(就我个人而言,思想观念基础属于这里的第三者,因此请看到这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而是反思)。这一类宗教,已经纯化为一种意识形态,因此称之为意识形态更合适。这样的意识形态,仅仅崇拜某种规律本身,将一切化为一种漠然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了人自身的自由意志——人类最终只是某种历史发展规律的奴隶,而不是自身历史的创造者——这多么讽刺。

在自由主义下,调和自由意志的方法是强调自由。但是个人主义下的自由,带来的是人类的原子化割裂,正如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样。在剥削与奴役中,很多人变得“自由得一无所有”。这是一种无视其它个人,乃至于其它存在的自由,其发展到最后,就是以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为代表的极端个人主义(此时,精英主义被清晰精炼出来),并且其实践,就是法西斯主义——完全走向了最初自由的反面。

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下,调和自由意志的方法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绝对物质”的观点,自由意志仍然无法得到充分解释,矛盾仍然存在,并且裂痕越来越大,最终始终要向自身曾经所否定的唯物机械决定论方向滑落——这就是过去以及现在相当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左派在不断祈祷着“历史的必然性”到来的原因——因为人类无法做什么,只能等着局势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人类崇拜的,只不过是一个物化的上帝。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的人,每天都倍感煎熬,因为面对庞大的社会现实,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漠然的“历史必然性”,来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生息。

因此人生而就有原罪(基督教的变貌),或者始终存在业力(佛教的变貌,虽然我知道在一些场合一法的精神借鉴了这个概念),或者始终被规律、被必然性所决定而无法成为人类自己。唯有屈膝于神灵被救赎以洗涤自身罪恶,或者从事一些消极的善来消除自身的业力,或者,对着一个假想的地上天国祈祷它的到来。因为人类自身,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宗教的终极,彻底否定人类自身,以屈从于一个外界的东西(无论它是上帝、是虚无,还是什么规律必然性),消灭人类自身的自由意志。

3.通过宗教/意识形态以控制奴役人类

展开讨论的详情

正是因为在上面所述这样独断的宗教/意识形态下,人类无法成为自己,所以,全部的宗教/意识形态教义,都要求对人的规训,而这样的规训,就是用来奴役人类的东西——要求按照一种东西来迫使人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而不是人类自己想做什么,否则就会面临自身内在精神与所处外在社会关系的双重惩罚。

而这样的控制与奴役,最终始终都要反映为具体的智能生命对具体的智能生命的奴役——原因很简单,脱离了具体的智能生命(诸如人类),这一切的神灵佛祖乃至于所谓的历史必然性,什么都不是。一切意识形态,始终是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智能生命之造物,没有了人类,也就不会有相对于人类而言的神灵。因此,最终奴役与被奴役的双方,始终由割裂了的智能生命双方承担,神灵最终只是一个符号——而这个符号的最终承担者就是那些想要化身为神灵/历史必然性的人们。于是,独断的宗教/意识形态崇拜,最后导致的就是面向精英主义思潮的控制与奴役,其原理就是通过肯定神灵以排斥人类自身,从而否定人类的自由意志。

所以,在这里回答了题主的问题。为什么Ra对一法当成宗教一样崇拜有所忧虑,也许就是因为上述所表达的精神。个人认为,上述过程,就是负面势力对正面信息进行扭曲的工作方法的一种可能——它始终建立在割裂之排他性上。

4.自由的路

展开讨论的详情

但是,在看清上述观点后,我们反而可以去承认一切信仰。因为的确如此,很多人能够在特定的宗教/意识形态找到光与爱。我可以举一个我所经历的例子,有一个朋友,妈妈在小时候很早就死去,父亲是一个酒鬼,对他很不好,只有他信仰基督教的奶奶带着他,他在基督教朴素而单纯的“兄弟姊妹”的爱与互相帮助中成长起来了。当我曾经攻击他的宗教信仰的时候,他坚决予以回击——与其说他保卫的是那个上帝,倒不如说他保卫的是自己成长的经历在基督教氛围中感受过的美好与爱,他无法与之割舍,这些经验使他成为了他。所以,我感觉,不应该轻易否定某种信仰对一个人具体经验之催化作用。

那么,对待信仰的承认之方法,可以是“不去欺夺他人之信”,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道路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理解其它自我,而并非只有一个唯一的道路,这是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由意志。当然,当有宗教/意识形态要来欺夺自身之信时,那么可以反过来挑战它,挑战的方法就是以自己的光与爱,以及自己所理解的光与爱放送给对方,并且在这个试图征服/反征服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自由意志。因为一切都可以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奴役(参看一法[25.5];[25.6]),这只是因为,这样走向奴役的变貌,是要消减自身的自由意志,因此反过来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就可以战胜对方。也许可以把这个战争当成一支舞蹈,双方在黑暗中起舞,演绎的只是造物者本身。

只要每一步都并不漠然否定人类自身(包括个人之自己,以及个人之他人,乃至于人类之整体),那么无论怎么走,都能践行人类自身的自由意志——哪怕是在将来可能存在的现实层面的战争中——请宽容我发表这个看起来有些负面的观点。当社会变动到不得不发生或大或小的现实纷争时,并且我们不得不被卷入其中时,也许也并不需要同样消极的接受伤害,而是积极的为人类的爱,为人类的同一自由去实践。在充分欣赏可能的敌人、知晓其自由意志后,可以去消灭敌人——虽然这会是很坏很坏的情况,我个人并不期望这样的事情发生。请一定要挑战、判断这个观点。但愿在这个可能的情况之前,一定要尽力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或者至少也要使之的负面意义最小化。

因为人类自由的路,最终也要靠人类自己去实现,并且全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美好与所谓伟大,无一不包含着自由意志的闪耀。在自由意志中,我们可以合一。

请求:

后行语

由于我个人见解的局限性,因此在最后仍然需要强调,请你以光与爱来挑战这些观点,产生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挑战,可以相当程度的降低扭曲。再次,也请管理员对我的个人发言保持警惕,以免违反社区准则之第(4)、(5)、(6)条。若有不合适,请予以删除。感谢你们的宽容与谨慎。

1 个赞

首先,谢谢这些分享。

在这里,不建议专门去判断任何资料和系统的价值性质,因为这多半会造成优点的忽略或者否定,就像一个实体很难去欣赏有着一些缺点的其他个体。当然就具体问题的适当的评论是可接受的。在评论与评判之间有时候很难把握。就像Ra所说,他们不是为评判而说话。

另外,论坛的目的是为了围绕一的法则,邦联哲学,以及适当的其他正面资料所共同涉及的主题来交流学习的,确实也不建议大量的围绕其他资料的讨论。

其次,关于是否违反论坛规则,会一起斟酌考虑。

第三,帖子的题目的后半句造成了一个误解的潜能。在此澄清,Ra并不担心/忧虑一的法则被宗教化,在这个问题上,Ra资料传递的文字和概念带给读者的认知是显而易见的。 :heart:

1 个赞

应该说拉担心一法被扭曲,而被扭曲的方式很多,宗教化是其中一个,也是他们离开埃及以及不再实体降临的原因

或许可以这样描述,代替“担心”这个词,任何正面的实体,都希望传递的概念不被扭曲,但到了看见造物者的时候,则不会担心,而当有扭曲的时候,则尽力去弥补。这可能似乎是相同的。但考虑同样做一个行动,一个是带着恐惧,一个是带着爱,所带来的不同效果。Ra担心一法被扭曲或者一法被宗教化,从整个Ra话语中,并没有用这样的阐述。但是确实有看到,在一些其他传讯中,把这个概念强加给Ra。

我也可能对用词上比较敏感。但可以参考其他的例子,在铭印亚威,或者当下铭印犹太人,给人群所带来的潜在恐惧效果。

确实没有这样的用词,但每次都强调他们只是太一的传信者就是因为不希望被当成神来崇拜

整个联邦都严格控制实体降临,不是因为担心,而是不希望会发生扭曲。

我不觉的担心里有什么恐惧,如果你觉的你可以当成不希望

感谢你的回复与申明!

你所表达的尺度,我已经了解到了。在以后可能的讨论中,我会有所觉察。

额外的说,每一个存在,都会有自身之美。因此,围绕宗教这个主题,每一种信仰,都可以被承认与欣赏,都包含着自身的独特意义,只是可以注意甄别其中的正面与负面意义,并且理解其内核,从而作出自身的选择。因此,实质上并无意图对某种宗教/意识形态(你所说的资料与系统)进行价值判断,因为在每一个地方,其实都可以通过自身独特的形式,走向同一个地方——前提是肯定人自身的自由意志。在上述我的发言中,想要表达的意义就是如此。同时在这里,也感谢你对于此处意义的指出与阐发。

2 个赞

就我个人的理解,“不希望”被当作神来崇拜,也许就在于可能与混淆法则有关——或者说是对自由意志的尊重。因此,倒不是对此事怀有什么恐惧,而是因为需要尊重人类自身的自由意志。

此处,可以参见[3.14];[16.9](在这里是以负面势力来说的);[76.12];[89.25];[96.13]。

就我个人的感觉,Ra是渴望人们自己去发现、努力,而不是完全由一个外在的东西代劳。否则,则有可能产生扭曲。

在我看来担心没有恐惧,害怕才有
担心代表不希望加关心

1 个赞

是的,就像我们对家人朋友的牵挂,与你语境下的担心,本身不是在恐惧什么,而是对他们的爱一般。

也许在这里,“担心”这个词,的确值得一个意义的区分?

我相信在你这里没有恐惧,但担心这个词,在我们文化里广泛的意义上,是含有一定害怕或恐惧的。:joy:

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家长担心孩子学习,考不上大学,将来生活不幸福等等。这些都是有恐惧的。但是家长通常不会认为那其中有恐惧,在不同程度的词语中,恐惧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被内化了。

这样的觉察是敏锐的。

不过,就你所举出的这个例子,剥开这层恐惧的外壳,其实内里是对孩子的爱——只不过往往被这个社会强加给家长的诸多意识形态所异化了——认为什么一定是好的,什么一定是不好的,因此爱的担忧扭曲转化为了对孩子未来可能不幸的恐惧,从而被这样的思想形态所“绑架”了。而许多孩子,也难以接受这样的爱,因为往往会因为这样的扭曲被规定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以至于双方的关系发生裂痕——比如说我自己。

不过我还可以通过我自己举例,正是因为我和自己家长从小到大的反复争吵甚至打架,使得双方逐渐看清了一点,那就是一切造成恐惧、扭曲的东西,其实只是外在某些东西强加给人的思想观念,抛开那些东西,爱仍然能够继续进行——因为爱并不依赖于那些外在之恐惧。当这一点被看到,爱也就从恐惧中释放了。

目前的话,也许我应该和我的家长开始修复关系,这会是一个比较艰难的破冰之旅,但是也始终要去做。我想执行的方法就是,透过那些恐惧,承认爱本身,从而抚平这样的扭曲。

因此,回到担忧这个词语,我想,同样也不要被其被强加的恐惧之含义所恐惧,而是穿透这层恐惧,以揭示这样的实质,从而抹平这个词语本身的扭曲。

2 个赞

感谢分享,讨论的目的希望从寻求的角度,能扩展觉察,以及简单性与清晰度。:heart:

1 个赞